第23章(2 / 2)
么说,反正老娘必须要艳压傅元初的气势。
得,这是真不服气。
寝室另外三人面面相觑,纷纷摇头,赶紧打消了觉得两人有什么不对劲的念头。
但如果再熟一点,换句话说,如果傅元初在场的话,立马就会知道,蒋京津感到尴尬,或者说想回避一个话题的时候,惯用的手段就是用一堆夸张的语气词来做掩饰。
周五,依旧是学校后街,服务员把碗筷端上来的时候,蒋京津还有些心不在焉的。
“怎么了京津,我看你那条数据很好呀,粉丝也涨了不少。”辛苒看她状态不对,关心道。
这才过了没几天,已经涨了两万粉丝,任谁看都是很不错的成绩,蒋京津自己也很开心。问题是,每多一个点赞,多一条评论,就会让她再想到一次傅元初。
“嗯?”蒋京津回神,若无其事道,“没事呀,可能是被大作业折磨得,我感觉我这两天气血都亏空了,待会儿得多吃点补回来。”
期中平等地凌迟每一个人,辛苒颇有同感地点点头:“我也是,在实验室待到快长蘑菇了。”
话题顺其自然转开,一顿饭下来,除了聊剪辑技巧,其他时候两人都在吐槽各种作业。
偏怕什么来什么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,一顿饭快结束,最后一道草莓刨冰刚端上来,就听见荆磊的声音:“哟?这么巧,你们也在这儿?”
蒋京津愣了一下,转头,果然见傅元初也在。
“得,省得纠结吃哪家了,咱们一块儿拼个桌呗?哥们儿最近快被专业课折磨死了……”说完不等同意,荆磊已经自然地坐下。
“你们就不能换一家吃吗?我们都快吃完了。”蒋京津搅着刨冰,这句主要是针对傅元初的,“早知道就去楼上坐了。”
被问到的人已经自然地在她旁边坐下,倒是荆磊拉硬架:“傅元初又干什么缺德事儿了,待会儿我边吃边听你说,完事让他把这桌单也买了,好好给你评评理啊。”
她撇撇嘴,只装作看不见傅元初,也没说话。
辛苒看得好笑,随口接了一句:“怎么就你们俩?”
“别说了,另外两个还在实验室长蘑菇呢,就等着我给带赈灾粮回去了,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期中考,简直是丧尽天良泯灭人性!”
两人顺着这个话题往下聊,倒是蒋京津抓住荆磊话里的关键词,顾不上那点别扭劲,问傅元初:“你今晚要回家?”
“感冒好了?”傅元初没回答,也扫了桌子角的码,问她。
蒋京津横他一眼:“这都一个月了好吧,早好了。”
说到一个月的时候,她顿了一下,反思自己对这个时间点会不会记得太清晰,总觉得有点怪怪的,但一停顿,又觉得自己反思的这个举动也很奇怪。
“二十八天。”傅元初点完餐,把手机倒扣在桌子上。
“什么?”蒋京津没反应过来。
“我说,”傅元初今晚还挺有耐心,“离你感冒,过了二十八天。”
短短两句对话间,蒋京津早就来不及想自己奇怪不奇怪了,倒是觉得气氛有点奇怪。
不够傅元初对数字和时间向来都异常敏感,她止住思绪,跳过这个没什么意义的话题,又绕回最开始:“所以你今晚到底回不回家?”
家虽然就在本市,但离大学城还是很有一段距离,渐渐习惯住校之后,蒋京津也没有非得每个周末都要回去,更别说傅元初。
“回,”傅元初正在倒水,给她的杯子里也重新满上,“一块儿?”
蒋京津边嘟囔边用勺戳着碗里的冰沙,塞了颗草莓进嘴,说话都含糊不清:“你不是忙么?怎么还每天孔雀开屏一样,晃什么都不知道。”
好好的话头被她绕到人身攻击上,傅元初也觉出点不对劲来,瞥她一眼:“火气这么旺呢?”
小吃街摆的都是宽敞的四方桌,另一边,荆磊和辛苒在商量小组作业,倒是很热火朝天,嘈杂的街道环境音中,反倒显得傅元初和蒋京津这边有些安静。
↑返回顶部↑